第二十六章 祖国最北边-《从长津湖开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两人正说着,张小山从后面走了过来,人未至,笑声先到:“两位聊什么呢,这么开心?”
    余从戎就回:“聊那小北京呢!”
    张山愣了一下,余从戎也回过神来,发现正主就在这。
    徐青在旁微微咳了一声:“别介意,他爱给人取外号……”
    “哈哈,挺好,还没人这么叫过我呢,不用太客气,不过平时你们叫我小山就好了!”张小山展颜一笑,没有在意。
    徐青感觉他有点来头,也不知道他这是不是假名,随口道:“……其实小字不好。”
    “为什么不好?”
    “小万里,好听吗?”
    余从戎不服:“怎么不好听了!”
    张小山也笑了:“那换成…大山怎么样?”
    “大山?”
    徐青微微愣住,不自觉的道,“大山,是个说相声的外国人呢……”
    余从戎:“啥?”
    张小山也没听清,疑惑看着他。
    “没什么,想到了一个笑话,哈哈!”
    “切!”
    徐青见他们不知所云,自己却笑了起来,在这个年代里,这是只有他一个人才知道的笑料。
    可笑完,他突然间又有些落寞:
    自己还能不能回去了?
    这次上火车,可能就是最后一次坐火车了,不再是北上慢慢流浪集结,而是真正进入朝鲜,越临近战场,身上越是有一种难言的发紧。
    “车开了,车开了!”
    战士们登车完毕,火车开了起来。
    大家都往外看去,车站上全是挥手送行的驻地士兵和车站人员。徐青看到了那个副站长,那位烈士家属女卫生员,扎着麻花辫的小女孩,还有很多很多送了他们棉衣的人们。
    他们没有发出声音,但都看着九兵团这十几列火车慢慢开动,站在风雨棚下在默默致敬,在挥手,在表达远行出征的敬意。
    几人对着外面挥了挥手,短短几天他们似乎就经历了好几次短暂的相聚、分开和离别。然后在惊惶、未知之中踏入征途。
    徐青回头,问:
    “安东在哪?”
    “祖国的北边。”
    “鸭绿江大桥呢?”
    余从戎摇了摇头,表示不知道。
    张小山接道:
    “比祖国北边还要北的地方……”
    徐青点点头,回过头去。对于他们来说,这里恐怕就是能看到的祖国边境最后一个地方了。
    古人说万里赴戎机,他却知道,他们再行下去,此去不止万里,也不再是故土。
    他内心挣扎着,历史在一如既定的往下重演着,自己仿佛洞悉一切,又好像无能为力:我该怎么做,怎么拯救我的战友,拯救这些最可爱的人?		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