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3章 父母为首尊大佛(下)-《大宋文妃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隔了一会儿,望着码头上日夜奔忙的走卒,文妃也看出了几分禅意,脱口道:“爹娘,快看,他们多辛苦!我还是觉得我最幸福,古人道:‘知足心常乐,无求品自高。’‘闲坐不知披星戴月苦,美食哪晓吞糠咽菜难。’我再苦,但也是干着自己喜欢的事,何况没有他们那样起早贪黑地干,挣得也少吧。”

    “我家清儿倒像个出家人,处处慈悲为怀,由自己的甜易推及别人的苦难。”爹赞扬道,“不过,你不是鸟,怎么能知道小鸟的苦与乐呢?面对皇室的起起落落,阴阳交替,说不定那些走卒们暗自庆幸,认为幸好未将女儿送进皇宫里来呢,民间可以随便拜佛求神或是饮用符水祛病,可怕的皇宫啥事都是皇帝老儿说了算,哎,可苦了我家清儿了!”

    “是呀,他们只管搬运货物,该吃就吃,该领工钱就屁颠颠地领工钱,哪管他是不是血汗钱呢!不像你,啥事都要想出个道道来,才罢休,或许走卒们才觉得你们道人活得累呢!”娘道。

    “啊!爹哪!娘哪!你们才是得道高人,我是道,你们是佛,道高一尺,佛高一长,道长实在逃不出大佛的手心,请受小徒一拜!”在场的,又笑了,笑得有些感天动地呢!

    爹想起刚才女儿说“可以扫地”,琢磨道:“这个孩子,难道天生就是苦命,不放心地问道:“清清道长,你从扫地这件事悟出啥道道?为父实在想知道呀。”

    文妃随口道来:“扫地,道道可多了,‘世人自扫门前雪,哪管他人瓦上霜。’一语道出了凡俗社会的自私与常态,不过,也似乎有几丝道理,他人的瓦上霜再多,自己只有一双手,能扫得过来吗?所以,还是要自己干好自己分内之事,别人就不会寻思着为你清扫瓦上霜了。我想说我悟的道,现实,就像大地一样结实凝重,好像永无变化,其实,时间如扫帚,总会不急不慢地会扫走人们一切快与不快。所以,我认为所以人都是人世间的过客,不必为一切烦恼。我记得历史上某位高僧写过‘扫地为何?为了净地。净地为何?为了静心,静心为何?心静方能见众生,见得了众生,方能勘破生死,生敬天地之心,心无挂碍,无挂而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。’众生,己生,皆逃不开时间的魔咒,何苦与自己过不去呢?”

    “清儿的确成长了不少,为父实为欣慰。”

    见父母低头沉思,琢磨道:自己出家,岂能让父母不开心,还要说些莫名其妙的佛门中语,实为大不孝。想罢,她立即漾满笑容道:“爹娘,千经万点,孝义为先,千丝万缕,感恩为首,每次一握着扫帚,就充满对你们的感激,我竟然长着这么好看的一双手,十指纤纤,宛若柳丝,即使握着两支扫帚也绰绰有余呢!为何你们这么能干呢?”

    “你这孩子,永远没个正形,啥时才长得大呢?”娘说,随即,爹娘已经笑得不可收拾了!

    “爹娘,你们知不知道菩萨为啥总是低着眉头吗?”

    “不知道,这有啥讲究?”

    “这世上的不如意事情太多,比如,求子的,求女的,求雨的,望升官的,望发财的,望孩子高中的,希望无病无宰的,求娶得一个娴淑娘子的,希望自己家的牲口长得肥美的,甚至希望出门就捡钱,天上掉个馅饼等等。菩萨只有一个脑袋一颗心,他怎么管得过来呢?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