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节政治需要和政治正确-《攻约梁山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文化方面的事,文官都唱反调。
    武官们自然更不以为然,甚至不愤。
    一个娃娃异想天开,摇摇笔杆子就可以封爵?
    俺们刀头舔血,以命保江山,却得不到。皇帝,你开玩笑呢。他凭什么呀?
    赵佶原本提封爵也就是一个故意敲打试探的政治小手段,本人虽然觉得赵廉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出现,是功不小,有那么一diǎn重赏的想法,但态度并不坚决。
    可被这么激烈反对,顿时激起赵佶胸中的怒火。
    你们想干什么?还质疑联?想否定联的功绩?还是还打算鼓动废除联的皇位,另立和你们交好的皇室子弟上位........
    这么一想,问题就严重了。
    这不是赵廉的个人荣辱,而是政治问题。
    虽然赵佶的行为本身就是把此事弄成了政治事件,使的是政治手段。
    况且赵佶本身就是个轻挑任性的人,说白了就是随心所欲。
    结果,越遭到反对,越不让赵佶随心所欲。赵佶要重赏的逆反念头就越强烈。
    联是皇帝。一切,联说了算。
    赵廉就是上苍派来帮联的,说不定还是日后的左膀右臂,不能亏待屈没了,更不能让你们这帮子红眼也不忠不敬的混账东西祸害了,必须得重赏保护他顺利长大当上实官。
    这又是一个皇帝给自己找的理由,而且很相信此diǎn。
    关键还是政治需要。
    然后他就仔细询问了沧赵家还有哪些露脸的事。
    童贯一瞧皇帝这架势,自然对皇帝的迫切心态门清。
    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。
    国家是皇帝的。那皇帝的需要就是高于一切的。做奴才的这时候若不是活腻味了,就绝不能不全力满足皇帝的需要。
    于是童贯又一次良心发作,把在沧州民间秘密侦探打听到的关于沧赵家的事,拣皇帝需要的说了。
    于是抗辽先进民众集体、爱国勇猛的庄主等、无私收留庇护帮助兵灾中的难民、收养众多孤儿、宁氏老太太的传奇和孝德慈悲等等优秀品质........都被赵佶掌握了。
    至于沧赵和崔家的恩怨,沧赵的秘密杀人犯法,以及由此对抗官府这种无论什么理由都属大逆不道的事,童贯自动忽略了。
    这叫政治正确。
    皇帝吃惊了。
    俺大宋居然有这样的良善人家?
    再次被忠心能干的奴才头子以性命担保绝无半diǎn虚假。这事到沧州随便打听就能知道。赵佶diǎn头,立即去了向太后处。
    然后老太后动容,说了:“如此人家,如此功绩是得重赏,要大力表彰,让天下人都学学。”
    “祖制非军功不得封爵?”
    老太后笑了,对满脸郁闷的皇帝找到理论根据:“祖制的根本是什么?为咱大宋繁荣昌盛,永世流传。官家去吧。俺老太婆支持你。”
    于是,赵佶理直气壮,扬眉吐气地再次上朝堂狠打脸。
    群臣就闭嘴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