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1章 大师-《大宋之风流才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其实圆觉也不是故意为难,如果石坚听不懂,他反而失去了讲这一番话的意思了。

    老和尚在这里摘了三段佛经,全是出自《金刚经》,因为是鸠摩罗翻译过来的。传说这个鸠摩罗是印度一个小国宰相的儿子,他父亲当了和尚,他母亲是公主逼着他父亲还俗,后来生的这个儿子就是鸠摩罗。但他父亲还了俗,他母亲又出家了,宰相丈夫不乐意了,我好好地出家当和尚,你逼着我还俗,现在我结了婚,当了宰相,你又要出家。乱七八糟,阿弥陀佛,不敬不敬。

    后来鸠摩罗(一名为鸠摩罗什)研究佛法,造诣很深。西域诸王听他讲经,都是长跪座列,让罗同志踩着他们的背而登。符坚听到他的大名后,派吕光与姜飞率军七万,进军西域。符坚对吕光说了,我们伐龟兹,不是为了地盘,就是为了得到这位大师。后来吕光听到淝水之战符坚失败,建立了后凉国。但姚苌的儿子姚兴为了得到鸠摩罗,灭了后凉。可以说这是历史最牛哄哄的和尚了,为了他连续两个国家灭亡。后来鸠摩罗埋葬在西安。但受他的嘱咐,因为在武威讲经时间最长,将他的“不烂之舌”埋葬在武威。现在武威还有座罗什寺塔,据说下面就有这个大师的舌头。各位有兴趣可以去看看。

    所以这部佛经又叫做摩诃般若波罗密经,又有一种说法叫金刚船若波罗密经。俗称就是金刚经。为什么叫金刚经,意思象金刚钻一样能建一切法,能破一切法,无坚不催。所以金庸写的武侠小说中有一个金刚指。

    这部经书在佛教中影响很大,如果连金刚经都不知道一二,干脆别做和尚了。

    这部经书主要记录的就是如来佛与他的十大弟子之一须菩提的对话。在心经里问题的主角是舍利子,愣严经里面主角是阿难。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,这部经书中与药师经只提到东方,“东方虚空,可思量不?不也”。而在阿弥陀经里先提西方,密宗即身成就法先提北方,讲大光明法只提南方不提北方。东方代表着生气方,长生长寿的什么,所以药师佛是东方。至于西方,日落西山,赶快回家吧。所以念阿弥陀经。这都是有一套一套的。不然也不会吸引了那么多人。

    其实老和尚选择了金刚经,就不会有意让石坚听不懂。为什么,须菩提大家也许不熟悉这个名字。可是西游记里那个孙悟空的师父菩提尊者,唉,就是这个须菩提。不过那时候应当得道成佛了吧?呵呵。

    但老和尚不知道写《西游记》另有其人,现在都认为是石坚少年时写的。

    石坚一听明白了,这是为大理做说客来的。

    第一段经义诸佛子若能真正明了、彻觉世尊这句话的实意(注:不是实意,就象空不是空,色不是色一样,明白那个意思,但不能实质的意思,有点绕口),那也就是所谓“一法通时”,顿即就“万法通”了。实际佛陀所说“万法”始终没有离开过这“一法”。换言之,佛陀为了这“一法”,留给不同众生有缘“万法”。愿望有缘众生得闻而觉悟。这也是一法通则万法通的来历。

    然后从如我解佛所说义开始,这里有一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其中阿耨多罗勉强译为无上,三是正音,藐是等,平等,菩提是觉悟。联在一起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心。其实这个词在佛经中很重要,意译为大彻大悟,由世俗达佛的境界。行为上是菩提心,入世救一切众生。就象文言文中的之字,什么场合什么用法。

    这一段文字很重要,也是金刚经超越其他经书的重要原因。它说了一切道,无论是老子的道,还是耶稣的道,还是穆罕默德的道,还是孔夫子与墨子的道,只要是为人民好,都是得道成道的。一切贤圣,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,只是个人悟道的深浅程度不同,因时地差异,传播方式不同。

    所以老和尚说你是小圣人,儒家的代言人,其实老和尚也没有弄明白,在老儒眼里,小石同志可不能称为儒家的代言人,法家还差不多。你也暗合大道。说到现在,主要就为了引出第三段经义与最后一段话。

    第三段经义也是金刚经中第二段话,孙悟空的师父开始问话了。首先这里的如来并不指如来佛,那只是一人,这里是对成道成佛的通称,也就是佛。菩萨是指觉悟者,全称是菩提萨缍,如果觉悟了,脚底抹油不管世人就叫罗汉,但看到众生还在苦难中,再次回到世间广度众生,这才叫菩萨,或者叫菩萨有情。为什么人们祈祷求菩萨不求罗汉,罗汉不睬你,只有菩萨睬你。

    现在大圣师父跪在那里,说:佛啊,你老慢一点闭眼睛,慢一点打座,多指教一些那些菩萨,多照应他们吧,教导他们怎样用功怎样修行吧。

    佛说众生都是平等的,个个都是佛(这一点也有极积意义,当然,不这样也没有市场了),但为什么不能成佛呢,因为他自己迷失了,找不到自我。如果觉悟了,不再迷失,那么个个都能成佛。

    大圣师父就问了,这个心如何停在那个至善的境界,如何将它降伏,不再想烦恼的事?不想事情可能么?明天我们吃什么?那个妹妹怎样才能追到手?怎样才能买起一栋房子?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烦恼,怎样解决,这可是一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佛说,这个问题问得好啊。照你这么说,佛要护念菩萨善付菩萨。须菩提说是啊。于是佛再次闭上了眼睛,半天不说话。其实佛说我讲给你听,当你有求道的心,一念停在求道上,也就住,这时候再也没有其他妄念。

    可这时的须菩提估计道行不深,傻里八叽的,这时候大圣要跟他学本事,估计也打不过猪八戒。于是他不明白,还要问下去,也引出了全部的金刚经。

    再配合下面一句唐诗与石坚抄袭的元曲,老和尚的意思是你石坚无非是想老百姓过上好日子,大道万千,最终归一。何必要分一个你我?事实上石坚最终目标还是让老百姓生活安宁,无论他对幽云十六州,还是对西夏与龟兹的百姓。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手段,非要用战争的用段,兴,百姓苦,亡,百姓苦,最后老百姓是过上好日子,还是苦日子?特别我们大理,已经臣服你们宋朝了,你还不甘心,又开始修马路了,调兵谴将。

    大师就是大师,话说得很含蓄,到现在真正听懂的人真不多。难怪,有许多大臣连这几段经义讲的是什么都弄不清。

    耶律焘蓉从椅子上站起来,合了一个什:“阿弥陀佛。”

    石坚白了她一眼,然后看着这个老和尚。这道圣旨才下达一个来月,虽然大理在京城设了联络的地方,可不知道这些人用什么手段这么快将消息送到大理的,而且还让这个老和尚前来做说客。但石坚想到他刚才走路的样子,都不太稳固,估计这几天骑着矮小的滇马,连屁股都颠肿了吧。

    石坚从席位上走了出来,他撩了撩官服,盘坐于地。然后双手合什,如果不看到他后面一头乌黑的头发,还真是一个道貌岸然的青年高僧模样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