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9章 异象-《大宋之风流才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以前那些学过的知识,凭着他强大的记忆力,就象一幅幅经文浮现在他脑海中。

    从《易经》到《论语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公羊》、《诗经》再到〈道德经〉,再到各种佛经,圣经、伊斯兰教义。

    哄然而至!

    ※※※

    夏竦怏怏地走出了石府。

    立即钻进了他那辆劳斯莱斯。

    石坚这次的行动,让他感到幸灾乐祸。这一次郭氏之死,无疑是吕夷简指使操纵,阎应文经手。但皇上态度这么暧昧,很让人奇怪,夏竦同样不知道吕夷简是怎么操作的,有可能后宫之中两位太后都被拖下水去。小皇上这才不敢追究。

    石坚一直执迷于做一个直臣。这回就做吧。把吕夷简拖下去问题不大,可关健是如果牵涉到两位太后,那个乐子就大了。

    然而夏竦自己也发愁了。如果石坚追究,固然石坚也讨不了好。可自己呢?大理君臣马上就要到京城了,那个高相国现在还成了宋朝的公爵,这就不能再当蛮夷人对待了。

    这一告,看吧。

    自己同样也没有好下场。太后遗旨有什么用?当时真宗也有遗旨,可石坚几贬几跌,而且他是多大功劳?

    那么大家一起下台了。

    真是一副鱼死网破的局面哪。

    他家的下人恭恭敬敬地问道:“老爷,这就回府吗?”

    “不,到马行街。”

    马行街与州桥市、潘楼街以及相国寺还有御街两侧是京城最繁华的所在。整条街全是鱼行、果子行、茶果行、金银珠宝铺、漆器什物铺、客栈、酒楼,还有各种茶馆以及最顶级的青楼妓院。也是夏竦常去的地方。

    但马行街在京城的东南角,而石府却在西北面。

    不用夏竦吩咐,几个下人驾驶着夏竦的豪华马车来到了勾春院。

    这是京城有名的青楼勾栏。

    夏竦施施然地走下马车,老鸨老远迎了上来。笑着脸皮说道:“恭喜夏大人了。”

    夏竦先是愕然,然后明白过来。石坚今天在朝堂上的事,虽然发生不久,可作为京城的最大青楼之一,消息灵通,勾春院的几个老鸨恐怕得听了。而石坚这一争,幕后的吕夷简不会有好果子吃了。以前是策略错误,朝廷顶多就是贬职而已。可现在谋害皇后,虽然这是前皇后,一旦石坚查得水落石出,吕夷简结果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而自己这段时间相帮石坚近两年,与吕夷简多次角牛,吕夷简没有好下场,对自己来说,是一件好事了。

    然而夏辣阴沉着脸,说道:“什么喜悲的。”

    说着迈进了勾春院内。

    老鸨没有想到自己马屁拍在马蹄子上。还在愣神,但最后还是想到,把这位祖宗服侍好吧。叫了夏竦平时最喜欢的碧烟与柳絮姑娘进去伺候夏竦。甚至柳絮还在服侍别人,也把她拉了起来。

    夏竦刚走进雅间,两个小姑娘进来,大大方方的施了一个万福,绝没有象其他的粉头娇滴滴地扑上来,亲热得让人感到肉麻。只是两个小姑娘眼里露出了一份惊喜神情。淑良的姿态,大方的举止,再加上这份惊喜,却比那份妖媚巴结更让人心动。

    如果石坚在这里,又要在心里面嘀咕,还不是一样,嘴上喊情哥,心里摸家伙。如果没有钱,试试看。

    夏竦心情不好,挥了一下手,两个小姑娘明白,将门打开,勾栏院的龟奴将酒菜以及果子端上来,恭身退下。

    柳絮吹箫,碧烟操琴,一边唱道:“太液冰销春水生,华林气暖暮烟横。忽闻甘澍中宵降,共庆丰年上瑞呈。拂地如丝笼北阙,映花疑雾霭南荣。原田脉起承甘润,自此嘉生永顺成。”

    这是夏竦今年应制写的〈奉和御制喜雨〉。诗只是中上之资,可写得十分地雅气,更难得的还是一份应制诗。不能不说,其实夏竦还是很有文采的。

    然而让两个小姑娘失望的是,若在以前,这位夏大人听了她们唱他写的诗词,一定高兴地打赏,可今天这位夏大人就象魂飞天外一样。

    她们很快地发现了他在倾听什么。

    两个小姑娘心不在焉地顺着他侧耳的方向听去。就听到隔壁传来几个青年的说话声。

    一个还比较嫩幼的声音说道:“大哥,你喊我们到这种地方做什么?”

    又一个声音说道:“不是我,是老二出的主意。”

    接着一个声音说道:“老三,不错,是我。今天来我是与你们商议一件事。这位是绿荷姑娘。”

    “二哥,你这是想做什么?”一个更童稚的声音说道。

    “老三,你也看到今天父亲回家是什么表情了。父亲有什么想法,我们做晚辈的不好品论。未雨绸缪,我与大哥都有官职在身。因此,我意思是让你与老四先离开中原,在两湾大陆,我还有一点产业。这位绿荷姑娘虽然出身青楼,但品行高洁,我这份产业就交给她哥哥经营的。因此,你们马上回家去,收拾一些行李,让绿荷姑娘带你们离开京城。”

    绿荷?这两个小姑娘知道,长相还算是上姿,可一脸到晚脸板得象死人一样,因此在勾春院并不受人欢迎。只是说话的这四个人是谁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