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六章水淹上洛-《清平天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打完之后,还有几人能活着?

    幸亏,步思聪的命令改变了——让他据城而守。

    摸着这高大的城墙,景岳的心中,才有了一丝信心。居高临下,他还敢一战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王俊贤刚一上任,便对全军下达了猛攻的命令。

    八万攻十万,就是这么猖狂!就是敢上!

    对此,对面的朝廷军也不甘示弱。以多打少,一直都是朝廷军的强项。更何况,他们还占据了城墙的优势。

    这一日,并州军的大营之中,长史王旭对着王俊贤问道:“主帅,今日,我们还要继续进攻吗?”

    现在的王俊贤,是并州王家的家主。按照规定,王旭要称其为家主的。但现在,是在军中,故而,王旭只能称其为主帅。

    军队之中,无家族,无私情。

    王俊贤听后,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,说道:“嗯。时候不到,还要在辛苦将士们一下。传令下去,全军进攻!第一个攻上城墙者,赏黄金千两。”

    王旭听后,叹了一口气,转身而去。

    片刻之后,并州军的新一波进攻开始了。

    ‘从不打无把握之仗!’是李清的格言,同时,也成为了李清军中的格言。

    谋定而后动,绝对比‘摸着石头过河’强。

    这几日的猛攻,损失了大量的并州军将士,但这一切,都是值得的。

    因为距离此处不远,有一个湖泊,叫做津宁湖。当王俊贤刚来到这里之时,第一时间便发现了它。

    敌我势力相差悬殊之时,唯有三招,方可轻松破敌。

    第一火攻;第二水攻;第三断粮。

    现在这个季节,上洛县之地,动不动就会下场迎面雨。火攻之策,基本上是无法施展的。

    同时,景岳很怕死,在上洛县城内,积攒了大量的粮食。单凭这些粮食,朝廷的十万大军就能撑上半年之久。

    半年,可是一个很长的时间啊。

    朝廷大军能撑得住,就怕王俊贤的并州军撑不住啊。

    于是乎,王俊贤的选择,便只剩下水攻一途了。

    上洛县之地,地势极低。经过了专门人员的估算测量,只要津宁湖中的水满了。掘开了津宁湖的大坝,凭着津宁湖的水量,水淹上洛县,绝对不是什么难事。问题就是,如何能将津宁湖灌满了。

    这一点,自然难不倒王俊贤。

    一日之后,并州军的斥候便将周围的河流画了出来。

    根据地势,王俊贤选了其中的三条河流,令麾下的两万人马,前去引流。

    为了掩盖他们的去向,便有了城下的猛攻之举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又是三日,津宁湖快满了。

    可惜,天公不作美。连续几日,天空放晴,没有一片乌云飘过。

    这可真愁坏了王俊贤。就差那么一点点,我就成功了。可惜,还差那么一点点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上洛县城内,景岳的幕僚孙国富对其说道:“景大帅,据斥候打探回禀:城下的并州军在这些日子里,不断地往津宁湖那边跑。要小心对方的水攻之策啊。”

    景岳听后,哈哈大笑道:“国富啊,你就是太紧张了。最近是不是没有睡好?这也正常。毕竟,夫人和小妾都不在身边。孤枕难眠啊!”

    开了个玩笑之后,景岳继续说道:“那个津宁湖,我知道。别看它那么点点,可深着呢。就现在这个雨水量。下它一个月的暴雨,也填不满这个湖。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。晚上,我让我的亲兵出马,给你找点‘荤’尝尝。男人嘛,光憋着不好...”

    “可是,大帅...”孙国富仍然想继续劝下去。可惜,被景岳打断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